9月17-18日,能源領域的國家級高層次論壇活動——2022全球能源轉型高層論壇在北京市昌平區未來科學城盛大舉行。論壇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生態環境部、國務院國資委、國家能源局共同主辦,以“數字賦能 綠色未來”為主題,聚焦能源低碳轉型,吸引國際國內能源領域眾多專家及企業代表參與。作為全球領先的風機制造商和清潔能源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明陽智慧能源集團股份公司(簡稱“明陽智能”)受邀參加本屆論壇。
論壇開幕式上,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趙世堂、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國強等領導出席并發表致辭。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第12任美國能源部部長朱棣文通過視頻致辭。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吉寧致辭并宣布論壇開幕。
章建華在致辭中指出,在全球能源供需復雜嚴峻的形勢下,今年我國可再生能源裝機突破11億千瓦。我國新能源技術加快迭代,推動新一輪科技創新和產業變革。初步形成了比較完備的新能源技術研發和裝備制造產業鏈,光伏電池轉換效率多次刷新世界紀錄,低風速、抗臺風、超高塔架、超高海拔風電技術居世界前列,大規模儲能、氫能等技術不斷取得新進展,為推動能源發展變革提供更有力的支撐。
為充分展示具有先進性的低碳電力創新技術,本屆論壇首次組織創新成果主題展覽,邀請國內外30多家相關知名企業展示能源領域重磅創新成果,其中,明陽智能攜風電創新技術與先進產品參展。
多年來,明陽智能在風電領域進行了長期且深厚的技術積累,已成為行業龍頭企業,位居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和中國企業500強前列,全球海上風電創新排名第一。在風電大型化方面,明陽已推出單機容量16MW的全球最大風電機組,引領全球風機大型化浪潮,并形成3MW--16MW級全系列的MySE產品譜系,適用于各類風資源環境。據CWEA數據統計,明陽智能已連續三年保持海上5.0MW及以上大機組市場領航地位,新增裝機和累計裝機位列全國第一。在超低風速技術方面,明陽智能在五年前便推出145米葉輪直徑的3MW系列陸上機組,此后逐年向市場輸出更大葉輪和單機功率的超低風速機組,使得5m/s的超低風速資源也具備了開發價值。在海上風電方面,明陽憑借自主創新攻克了廣大強臺風區海上風電開發的世界性技術難題,成為全球風電抗臺“第一品牌”,并持續引領海上風機大型化、推動深遠海能源立體式經濟綜合建設,為中國乃至全球海洋能源和海洋經濟發展提供創新動力。在前沿技術創新方面,明陽已研發適用于深水區的漂浮式基礎、漂浮式風機、創新型浮式風機島,2021年,安裝有明陽MySE5.5MW漂浮式風機的“三峽引領號” 正式并網發電,成為亞太區域首臺投入商業化運營的漂浮式風機。
面對國家雙碳目標及新型電力系統構建,明陽智能始終堅持創新驅動,以實現能源的綠色、普惠和智慧化為使命,不斷突破新能源產業核心關鍵技術,推動技術高端化、產業集群化和應用場景化,持續不斷助力清潔能源高質量發展。